德州商標注冊
濟南商標注冊是商標使用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前提和條件,只有經核準注冊的商標,才受法律保護。濟南商標注冊原則是確定商標專用權的基本準則,不同的注冊原則的選擇,是各國立法者在這一個問題中對法律的確定性和法律的公正性二者關系進行權衡的結果。但是,如果不注冊商標,一旦被別人搶注,你就不能再使用此商標了。
不注冊商標就使用具體有以下幾點危害:
1、使用人不享有商標專用權因注冊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你使用的商標未注冊就不享有獨占權,別人也可以使用。這樣商標表明商品來源作用就相對減弱,進而商標代表商品質量和信譽的作用大打折扣。
2、不能成為無形資產未注冊商標使用人不享有商標專用權,不受法律保護,不能形成工業產權,因此也不能成為使用人的無形資產。
3、商標易被搶注根據《商標法》相關規定,商標專用權的原始取得只有通過商標注冊取得,而申請商標注冊,又采用申請在先原則,一旦他人搶先注冊,該商標最先使用人反而不能再使用該商標。
4、侵犯他人權利未注冊商標有可能與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已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從而發生侵權行為。只要是侵權,不管你的本意如何,就會受到處罰,就要賠償經濟損失,就會影響到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另外關于商標注冊的優勢作用:
1、市場中的通行證商標是企業品牌文化的精髓,而企業的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企業為之奮斗的核心。在相關的國家或者地區申請注冊商標的商品才能進駐該國家和地區各大型賣場、超市。企業在產品或服務推出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后,才進行商標注冊,往往會出現該商標已經被他人搶先注冊而導致商標使用人無法注冊的情形。及時注冊是避免損失的重要一步。
2、消費者眼中的識別碼商品在市場上接受社會檢驗和監督,參予競爭,這種市場競爭是商品品種、質量、價格等多種性能指標的競爭,而這些信息則是通過商標這一橋梁傳遞給消費者的。利用商標宣傳商品、服務,言簡意賅、醒目突出、便于記憶,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吸引誘發其從速購買的欲望,從而達到創名牌、擴大銷路的效果。
3、商標可以通過轉讓,許可給他人使用,或質押來轉換實現其價值企業在產品或服務推出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后,才進行商標注冊,往往會出現該商標已經被他人搶先注冊而導致商標使用人無法注冊的情形。因此及時注冊商標是避免損失的重要一步。
《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江蘇省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起草的國家標準《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標準號:GBT34833-2017)已于日前發布,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嚴格按照標準化工作原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范圍、總則、管理要求等,旨在通過規范專利代理服務行為,實現專利代理服務過程程序化,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促進專利代理更好地服務于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據了解,《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圍繞提升專利代理質量這一核心目標,從服務質量管理規范性的角度出發,提出機構管理要求、業務管理、服務要求、服務評價與改進要求,集中解決專利代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專利代理機構管理問題、專利代理服務程序、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等。
在編制過程中,《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規范》起草小組立足擴大標準的適用范圍,綜合考慮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專利代理機構的需求,提取共性特征,規范服務行為,使得標準內容盡量合理。商標局發布意見繼續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近日,商標局網站發布《工商總局關于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切實提高商標注冊效率的意見》。
意見提到,在2017年底實現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9個月壓縮到8個月的基礎上,2018年底前實現以下目標: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2個月壓縮到1個月,商標注冊審查周期由8個月壓縮到6個月,商標轉讓審查周期由6個月壓縮到4個月,商標變更、續展審查周期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商標檢索盲期由3個月壓縮到2個月。
此外,商標局將推進簡政放權,改革體制機制,包括加快建設商標審查協作中心、提升地方商標受理窗口服務水平、加強對各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的指導與監管;優化審查流程,提高審查效率,包括加快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2018年上半年實現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電子發文、當事人網上自行打印,進一步縮短發放時間。推廣商標業務電子發文。整合精簡現有400多種商標書式,推動商標業務發文逐步由紙質郵寄轉化成電子發放等。
商標具有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所以商標是請求在先的準則,在我國商標注冊的有效期是10年,到期假如需求就要續展,續展的有效期持續延伸10年,商標注冊是具有地域性的,即是你在那個國家注冊核準,就在那個國家受法律保護。例如:你的商品在美國出售就在美國要注冊商標,我國注冊的不等于在美國注冊商標了,假如在美國出售商品沒有美國注冊商標即是不受美國的法律保護。有一部分當事人以為自個起了一個英文商標在我國核準注冊了,會在全世界通用都受到法律保護,這個是犯了一個初級過錯,沒有這樣規則,也沒有這樣的做法,商標世界注冊有兩種路徑:一種是馬德里世界注冊,一種是逐個國家注冊。
判斷商標侵權中的近似不限于商標整體的近似,而還包括主要部分的近似。在商標法的意義上,商標的主要部分是指最具商品來源的識別性、最易于使相關公眾將其與使用該商標的商品聯系起來的商標構成要素。顯然,判決書所引用的規則已經不局限于商標的音、形、義、構圖、顏色等要素的機械對比,而是更關注于商標中最具識別性的要素。
我國商標法對商標的使用有諸多不合理的限制,其中最引發爭議的有兩條:(1)注冊商標使用人不得自行改變注冊商標;(2)注冊商標使用人必須保證商品的質量。后者涉及的是商標管理權與質量監督權兩種行政管理職權的分工的爭議,而前者正是我國商標法對商標本身的音、形、義所作的嚴格限制。
事實上,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出于外觀設計的需要,在不改變識別性和顯著性的情況下,在某些情況下商標使用人往往有必要對商標的字體、構圖等作一些調整,為此,商標使用人就不得不再另行申請一個商標注冊。同時,很多侵權人也利用了這種機械的限制,把顯著性相同而音、形、義存在一定差別的文字或圖形注冊為商標,然后大肆制作仿冒商品。
對此商標所有人不得不考慮把商標音、形、義的各種變化均注冊為自己的商標以防止他人仿冒。上述種種情況的存在使我國成為有名的商標申請大國,幾乎每個稍有名氣的商標均會隨附申請幾十個近似的商標。而國外商標法確立的是要素不變的原則,即商標專用權人可以改變商標的標識,但不能破壞商標的顯著性。因此,商標使用人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商標作一些不破壞顯著性的修改,而他人使用音、形、義有差別而顯著性、識別性相同的商標則構成侵權。
商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消費者能夠識別商品的來源,商標的顯著部分是否被惡意使用才是是否構成侵權的關鍵。顯然,最高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認可的要素比較原則跟國際通行的判斷原則更為接近。根據這個原則,如果某商標具有顯著性的部分為AB,則他人使用的任何包含了A、B或AB的商標均構成近似,不管他加上前綴、后綴還是其它音、形、義有差別的修飾。從而商標侵權可以毫無爭議地被認定。
最新文章
- 專利代理公司的作用有哪些?[ 2022-06-06 ]
- 準確的商標檢索到底有多重要呢?[ 2022-06-06 ]
- 煙臺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2-06-06 ]
- 商標轉讓的公平成本標準是什么?[ 2022-06-06 ]
- 怎樣判斷申請注冊的商標侵犯他人的名稱[ 2022-06-06 ]
- 濟南商標注冊的商標查詢是什么?[ 2022-06-06 ]